全面發力 全力攻堅 蒼南交出高質量發展高分報表
今年以來,蒼南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,聚焦聚力省委三個“一號工程”、十項“重大工程”及市委“四大振興”“強城行動”等重點工作,全力拼經濟、抓改革、惠民生,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向上向好態勢。
以項目攻堅提速
注入新動能
一是項目招引全員上。堅持“人脈相親、資源相依、產業相關”,全員上陣招大引強,通過國企入股、基金招商等方式主動出擊,簽約重點產業項目23個、總投資190億元,落地億元以上產業項目9個,招引總部企業6家。二是項目建設加速跑。130個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97.2億元,三澳核電站聯網一階段工程投運、二期進入核準沖刺階段,簽約5號海上風電、全市唯一投資超百億,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.4%、全市第一,獲一季度省投資賽馬激勵、全市唯一。三是項目支撐保障強?h領導領辦46個重中之重項目,一線督導、現場辦公、協調推進,實現項目堵點問題動態清零。完成低效用地清理397畝、全市第一。
以產業提檔升級
點燃新引擎
一是轉型提質加速推進。持續深化產業鏈鏈長制,實施老舊工業園區改造和數據得地3.0工程,新產品產值30.9%、全市第二,工改新增拆除面積349.7畝、完成率全市第一。二是消費潛力加速釋放。舉辦山海大集、金鄉衛海防文化節等各類促消費活動80場,限上住宿業營業額增長29.71%、全市第一,獲評2024年度浙江省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試點縣。三是文旅融合加速出圈。168黃金海岸獲央視《正大綜藝》50分鐘專門推介,“五一”期間玉蒼山景區免費開放、獲央視報道。上半年全縣旅游人數突破1260萬人次,連續6年入選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、排名首次進入前50。
以城鄉共融共享
繪就新圖景
一是“五城聯建”加快實施。超高層地標大樓啟動設計,國投大廈、唐拉雅秀酒店等高層建筑建成投用,靈溪獅山公園、伊起城市露營基地等一批網紅新業態火爆出圈,舉辦CBDL中國籃球發展聯賽等賽事超35場,并攻堅提升縣城20條重點道路、28個開放小區。二是“鄉村振興”深入推進。啟動16個跨鄉鎮土地綜合整治省級試點村建設,成功舉辦全市現場會。大力開展和美鄉村“示范引領、全域整潔”行動,完成風貌落后村整治17個,獲評省級“千萬工程”優勝縣、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優秀單位。三是民生福祉不斷厚植。建成投用星匯高中、嘉禾中學,與上海世外教育集團開展合作辦學,成功入選省保育教育質量提升實驗區、全市唯一,一段上線率突破60%、創歷史新高!皠撔轮嗅t師承模式暢通農村共富堵點”“產業融合聚集推動中醫藥全產業鏈發展”等案例入選省中醫藥綜合改革典型案例。建成“共富工坊”15個,新增城鎮就業4336人,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增長超40%。
以改革開放創新
激發新活力
一是攻堅改革突破。漁船管理、循環經濟標準化等全國試點深入推進,新增省級以上改革試點9個,率全省之先建成“行政執法一類事”數字監督平臺,“一物一碼”增值改革獲省改革突破獎銅獎。二是強化科創賦能。大力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“一號發展工程”,掛牌成立蒼南縣GM2D和碳足跡研究院,新增大孵化器集群4.02萬平方米、孵化企業83家,新增國外高端人才和專業人才來華工作12人,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占比41.3%、全市第一。三是推進開放提升。啟動昌洋平行進口車總部大樓建設,落地招多樂社區新零售項目,簽約拼便宜蒼南運營中心,礦山井巷業地瓜經濟產值達116億元,成功舉辦中國礦山井巷業高質量發展大會。
下一步,蒼南縣將緊盯年度目標任務,全面發力、全力攻堅,以實干實績交出高質量發展高分報表。
一是抓產業擴投資
打好雙招雙引、工改提升、增資擴產、科技創新等轉型升級組合拳,落地超億元項目20個、超10億元項目2個以上,核電二期項目核準開工,5號、6號海上風電開工建設。新增孵化空間面積10萬平方米、入孵企業150家,竣工增資擴產項目11個,小升規40家,為市場主體減負10億元以上。落地蒼南新材料國際院士創新中心,實現全職到崗國家、省級領軍人才4人以上,力爭頂尖人才破零。持續深化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,建強用好企業綜合服務中心,進一步做精做優政務服務沙龍、融資反向對比等品牌。
二是抓強城促均衡
大力實施“強城行動”推進“大縣大城·五城聯建”,加快年投資超80億元的59個強城項目建設,投用蒼南大劇院等24個強城項目,加快縣城東擴區綜合開發和老城有機更新,創成4A級景區城。深化“一縣一帶一片”建設,建成黨建引領鄉村提升示范區1個、未來鄉村2個、和美鄉村精品村10個。
三是抓文旅激活力
加快實施沛壘沙灘旅游度假區、半山半島旅游度假區等百億文旅項目,大力實施168黃金海岸十大星級酒店、十大民宿、十大營地等建設,不斷豐富玉蒼山戶外運動、俠風旅拍、避暑休閑等旅游業態,舉辦山海大集等特色活動和海西馬拉松、昆侖決等體育賽事,爭創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。
四是抓民生保穩定
剛性兌現各類紓困穩崗和就業幫扶政策,建成“共富工坊”25家,新增城鎮就業6000人以上,確保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%以上。深入實施“縣中崛起”“縣醫崛起”工程,建成投用婦保院、金鄉鎮衛生院、橋墩鎮衛生院等衛生基建項目,創成省現代化學校19所。深化“強基提能”工程,強化風險隱患全面起底、全量歸集、閉環管控,守牢平安穩定底線。